1.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?
2.穷则独善其身,富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?
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,意思是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,就要洁身自好,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;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,就要想着把善发扬光大,有惩恶扬善之意。
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出自《孟子》的《尽心章句上》(第九)孟子的话,道出了儒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法论,就是首先要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,再实现个人于社会的价值。
原来说的是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”。后人改“兼善”为“兼济”,且不失孟子原义。就是说,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,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。 穷,多指身处逆境,穷困潦倒,人生不得志。善其身,即为使其身善,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,所谓修身养性,如此而已。
"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"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"儒道互补"的体现,他表达了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豁达态度。
原文:
孟子谓宋勾践曰:“子好游乎?吾语子游:人知之,亦嚣嚣; 人不知,亦嚣嚣。”
曰:“何如斯可以嚣嚣矣?”
曰:“尊德乐义,则可以嚣嚣矣。故土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 穷不失义,故士得己(1)焉;达不离道,故民不失望焉。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原文翻译
孟子对宋勾践说:“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?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: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;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。”
宋勾践问:“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?”
孟子说:“尊崇道德,喜爱仁义,就可以安详自得了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;显达时不背离道德。穷困时不失去仁义,所 以安详自得;显达时不背离道德,所以老百姓不失望。古代的人,得时恩惠施于百姓;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。穷困时独善其身,显达时兼善天下。”
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?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
原文“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;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解释原文:古代的君子,得志的时候,恩泽广施百姓;不得志的时候,修身养性,立足于世;穷困的时候,努力让自己更加完美;显赫的时候,就让天下人一起走向完美。
扩展资料名言故事: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之一郑板桥就是一个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的儒家道德实践者。他年轻时考上进士,被任命为出山东范县县令。范县地处黄河北岸,有10万人口,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,还不如一个村子大。
上任的第一天,郑板桥就做了一件奇怪的事: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。别人好奇地问他这是为什么,他说,这是除去前任县官的恶习和俗气。他在任上,果然跟前任官员不一样,两袖清风,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。
意义: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,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,这也是儒家最富魅力的思想精华。历代儒家精英无不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理念,他们“富贵不能*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,体现了高尚的殉道精神和令人景仰的大丈夫气魄。
百度百科-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
穷则独善其身,富则兼济天下是什么意思?
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意思是在穷困时要保持自己的善良品德,而在达到成功的时候,则要帮助和照顾到天下所有人的善良品德。
出处
这句话的出处是《孟子·尽心上》。
原文节选
《孟子·尽心上》曰:“尊德乐义,则可以嚣嚣矣。故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穷不失义,故士得己焉;达不离道,故民不失望焉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译文
孟子说:“崇尚德,爱好义,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,得志时不背离道。穷困时不失掉义,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;得志时不背离道,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赏析
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,当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时,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,不让困境改变我们的本质。而当我们达到成功的时候,要以大局为重,帮助和照顾到身边所有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。
创作背景
《孟子》是一部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,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。而这句话所在的章节《尽心上》,是在强调崇尚德行和助人为乐的同时,提出了在困境和成功之时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善良品德。
注释
穷:指经济上的贫穷,也可以理解为困境、困难。
独善其身:指个人应该保持自身的道德、品德,积极自我完善。
达:指达到一定的境界或者目标,也可以理解为成功。
兼济天下:指为了社会的利益而行动,帮助别人、推动社会发展。
生活启示
这句话的意思是,无论我们处于何种状态,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。当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时,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,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,而当我们成功达成目标时,我们应该帮助他人,共同构建美好的社会。
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,这句话给了我很多启示。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,都应该保持一颗谦虚、坚韧、善良的心。我们不能因为遇到挫折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,更不能因为成功而变得骄傲自大。我们应该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,做一个有担当的人。
此外,我还发现,在帮助他人时,不仅能让他人受益,更能让自己感到快乐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常常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,这些行为虽然微小,但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。因此,我深深体会到,当我们做好自己时,也应该多关注他人,以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人,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。
总之,这句话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,不论处于何种状态,都要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,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,更是对社会的贡献。同时,也提醒我在帮助他人时,我们不仅能让他人受益,更能带来自己的快乐。
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出自《孟子》的《尽心章句上》,原句为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”。其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,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百姓都能得到好处。
出处
出自孟子的《尽心章句上》,创作于战国时代。
原文
孟子谓宋勾践曰:"子好游乎?吾语子游:人知之,亦嚣嚣; 人不知,亦嚣嚣。"
曰:"何如斯可以嚣嚣矣?"
曰:"尊德乐义,则可以嚣嚣矣。故土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 穷不失义,故士得己焉;达不离道,故民不失望焉。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"
注释
1、宋勾践:人名,姓宋,名勾践,生平不详。
2、游;指游说。?
3、嚣嚣:安详自得的样子。
4、得己:即自得。
译文
孟子对宋勾践说:“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?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:人家理解,我悠然自得无所求;人家不理解,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。”
宋勾践问道:“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?”
孟子说尊崇道德,喜爱仁义,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,得志时不背离道德。穷困时不失掉仁义,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;得志时不背离道德,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。古代的人,得志时,施给人民恩泽;不得志时,修养品德立身在世。穷困时,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,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。"
观点
穷则独善其身,善养其浩然正气,深研圣贤之理,穷极二气屈伸往来之几,以期复氤氲太和所赋之性,为天下传其道统;达则兼济天下,时位至,仁熟而发乎外,则感通天下之志,化民兴利。知其不可而为之,不可为者,天下无道之时,人以行道至难也,为之者,君子不因屈伸往来之变而忘其止至善之志也。二气有屈伸,时位有吉凶,然君子不因此而变其志道之心。
作者简介
孟子是伟大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孟子曾仿效孔子,带领门徒周游各国。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,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,据学者考证深受稷下道家的影响。《孟子》有七篇传世:《梁惠王》上下;《公孙丑》上下;《滕文公》上下;《离娄》上下;《万章》上下;《告子》上下;《尽心》上下。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,提出“仁政”、“王道”,主张德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