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出自礼记的文言文
2.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
原文
道德仁义,非礼不成;教训正俗,非礼不备;分争辨讼,非礼不决;君臣上下,父子兄弟,非礼不定;宦、学事师,非礼不亲;班朝、治军,莅官、行法,非礼威严不行;祷祠、祭祀①,供给鬼神,非礼不诚不庄。是以君子恭、敬、撙②、节、退、让以明礼。
注释
①祷祠、祭祀:不同的祭祀方式。吴澄说:“祷祠者,因事之祭;祭祀者,常事之祭。”祭祀时,都要以牲(牺牲)和币(束帛)敬奉鬼神。
②撙:z?n,克制。
译文
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,没有礼制(约束)就得不到发扬;教化训导扶正民俗,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;纠正曲直明辨是非,少了礼制就不会分清;天子、大臣、上卿、下士,父、子,兄、弟,不依据礼制就无法确定;做官、求学事奉老师,不讲礼法就失去了亲情;上朝理事、整治军队、职官履事、施行法度,没有礼法就会失去威严;不同性质的祭祀,要以牺牲和束帛供奉鬼神,不依礼制就不虔诚庄重。所以有德有爵之人要貌恭、心敬、克制、自持、退让,才能明晓礼的大义。
出自礼记的文言文
《礼记》
礼记·曲礼
原文
《曲礼》曰:毋不敬①,俨②若思,安定辞③。安民哉!
注释
①敬:尊敬,严肃。
②俨:与"严"同,端正、庄重之意。
③辞:所说的话。
译文
《曲礼》一书上说:凡事都不要不恭敬,态度要端庄持重而若有所思;言辞要详审而确定。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。
原文
敖①不可长,欲不可从②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
注释
①敖:与"傲"同,骄傲之意。
②从:与"纵"同,不加约束之意。
译文
傲慢不可以滋长,欲望不可以不加约束,意志不可以自满,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。
原文
贤者狎①而敬之,畏②而爱之。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。积而能散,安安而能迁③。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。很④毋求胜,分毋求多。疑事毋质⑤,直而勿有。
注释
①狎:与人亲近之意。
②畏:承认。
③安安:前一"安"是动词,满足之意;后一"安"是名词,指感到满足的事物。迁:改变之意。
④很:与"狠"同,凶残的样子。
⑤质:肯定之意。
译文
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,承认而又爱慕他。对于自己所爱的人,要能分辨出其短处;对于厌恶的人,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。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。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位,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。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,遇到危难也不随便逃避。意见相反的,不要凶残压服人家;分派东西,不可要求多得。自己也不肯定的事,不要乱作证明。已经明白的事理,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。
原文
若夫坐如尸①,立如齐②。礼从宜,使从俗。
注释
①尸:活着的晚辈扮作先祖的样子代其祭寿的人。古代有"尸居神位,坐必矜庄"的说法。
②齐:与"斋"通,有斋戒之意。
译文
如果进入成年,坐着就要像祭礼中的代为受祭的人一样端正,站着就要像斋戒一样肃穆恭敬。礼要合乎事理,如同作为使者要入乡随俗一样。
原文
夫礼者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,别同异,明是非也。礼,不妄说①人,不辞费。礼,不逾节②,不侵侮,不好狎③。修身践言,谓之善行。行修言道,礼之质也。礼,闻取于人④,不闻取人;礼,闻来学,不闻往教。
注释
①说:与"悦"通,让人高兴的意思。
②节:有节制,有限度。
③狎:不恭敬的样子。
④取于人:向……请教的意思。
译文
礼是用来区分人与人关系上的亲疏,判断事情之嫌疑,分辨物类的同异,分明道理之是非的。依礼而说:不可以随便讨人喜欢,不可以说些做不到的话。依礼则行为不越轨,有节制,不侵犯侮慢别人,也不随便不恭敬别人。自己时常警惕振作,实践自己说过的话,这可称为完美的品行。品行修整而言行一致,这就是礼的实质。依礼而言,听说它是被人取法的,没听说它主动去向人取法什么。所以礼只听说愿学者来学,没听说知礼的人去别人那里传授。
原文
道德仁义,非礼不成;教训正俗①,非礼不备;分争辩讼,非礼不决;君臣、上下、父子、兄弟,非礼不定;宦学事师②,非礼不亲;班③朝治军,莅官行法,非礼威严不行;祷祠祭祀,供给鬼神,非礼不诚不庄。是以君子恭敬撙④节退让以明礼。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;猩猩能言,不离禽兽。今人而无礼,虽能言,不亦禽兽之心乎。夫唯禽兽无礼,故父子聚麀⑤。是故,圣人作⑥,为⑦礼以教人,使人以有礼,知自别于禽兽。
注释
①正俗:使动用法,使风俗端正的意思。
②宦学事师:"宦"是做官后的学习,"学"是未做官之前的学习。这两个时期的学习都要跟从老师,即是"事师",故"宦"、"学"两字连用。
③班:分层次等级之意。
④撙:有意克制的意思。
⑤麀:与"优"同音,原指雌鹿,在这里通指雌性兽类。
⑥作:产生之意。
⑦为:产生并使用之意。
译文
道德仁义,没有礼就不能得到体现;教育训导,使风俗端正,没有礼就不能完备地推行;分辨事理,判明诉讼,没有礼就不能正确地裁决;君臣、上下、父子、兄弟,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关系地位;做官求学,没有礼就不能使师长弟子关系亲敬;朝廷的职位,军队的组织,就官任职,执行法令,没有礼就不能确立威严,使人服从;祈求福禄,常行的祭祀,供奉鬼神,没有礼,就不能表现出诚意庄重。所以,君子做到恭敬合度,退让有法以明确礼的意义。鹦鹉虽能说话,终归还是飞鸟;猩猩虽能说话,终归还是走兽。现在的人如果不讲求礼,虽能说话,不是和禽兽有同样的心吗?只有禽兽没有礼可言,所以才会父子共妻。所以才有圣人产生礼仪来教诲人们,使人们有了礼,知道用礼把自己同禽兽区别开来。
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
1. 礼记全文 翻译
原文
道德仁义,非礼不成;教训正俗,非礼不备;分争辨讼,非礼不决;君臣上下,父子兄弟,非礼不定;宦、学事师,非礼不亲;班朝、治军,莅官、行法,非礼威严不行;祷祠、祭祀①,供给鬼神,非礼不诚不庄。是以君子恭、敬、撙②、节、退、让以明礼。
注释
①祷祠、祭祀:不同的祭祀方式。吴澄说:“祷祠者,因事之祭;祭祀者,常事之祭。”祭祀时,都要以牲(牺牲)和币(束帛)敬奉鬼神。
②撙:z?n,克制。
译文
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,没有礼制(约束)就得不到发扬;教化训导扶正民俗,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;纠正曲直明辨是非,少了礼制就不会分清;天子、大臣、上卿、下士,父、子,兄、弟,不依据礼制就无法确定;做官、求学事奉老师,不讲礼法就失去了亲情;上朝理事、整治军队、职官履事、施行法度,没有礼法就会失去威严;不同性质的祭祀,要以牺牲和束帛供奉鬼神,不依礼制就不虔诚庄重。所以有德有爵之人要貌恭、心敬、克制、自持、退让,才能明晓礼的大义。
2. “慎独”翻译 文言文 选自“礼记”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4;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,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。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,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。只有这样,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,心安理得。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,使自己规行矩歩。
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。见君子而后厌然,揜其不善,而著其善。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。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。故君子必慎独也。
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,在闲居独处的时候,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。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,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。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,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。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,看透这些坏人坏事,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,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,又有什么益处呢。这就是说,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,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。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,即使独处之时,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。
曾子曰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” 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
译文曾参说:“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,被许多只手指点着,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!”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,使房屋华丽;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,使人思想高尚。心胸宽广开朗,身体自然安适舒坦,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。
3. 博学 < >这篇古文全篇怎么翻译原文
孟子曰:“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”
译文
孟子说:“广博地学习,详尽地解说,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。”
读解
真理原本是至简至约的,一半是因为我们理解的需要,一半是因为所谓“饱学之士”的炫耀门楣,使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,越来越深奥了。
“你不说我倒还明白,你越说我越糊涂了!”这是我们时常可以听到的抱怨,或者说幽默。如果这抱怨发自一位勤勉的学生之口,那老师恐怕真要腋下出汗,恨无地洞可钻哩。
其实,在很多问题上,我们都是要恨无地洞可钻的。比方说, “人是什么?”“文化是什么?”不说都明白,一说都糊涂。 所以,博学详说不是为了炫耀渊博,故作深刻,而是为了深入浅出,出博返约。
教学如此,演说如此,舞文弄墨也莫不如此。
所谓“绚烂之极归于平淡”,博学详说归于简约。
博学评说是手段,归于简约才是目的。
4. 谁能我帮我翻译一下这段古文,选自《礼记·中庸》译文伟大啊,圣人的道!浩瀚无边,生养万物,与天一样崇高;充足有余,礼仪三百条,威仪三千条。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。所以说,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,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。因此,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;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;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;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;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,身居低位不自弃,国家政治清明时,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;国家政治黑暗时,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。《诗经》说:“既明智又通达事理,可以保全自身。”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?
读解
这一章在继续盛赞圣人之道的基础上,提出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。
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。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,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,所以君于应该“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;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;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;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;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。”朱熹认为,这五句“大小相资,首尾相应”,最得圣贤精神,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。其实,五句所论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,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也就是“德育”和“智育”的问题,“又红又专”的问题。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,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“体育”一项。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,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。
有了德、智两方面的修养,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?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。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,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。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,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?这就需要“居上下骄,为下不倍”,身居高位不骄做,“富贵不能*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的大丈夫气概。至于“国有道其言足以兴,国无道其默足以容”的态度,则是与孟子所说的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”(《孟子·尽心上》)一脉相承的,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,一种适应。反过来说,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,进退仕途的艺术,所以,归根结底,还是:“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”当然,说者容易做者难,看似平淡却艰辛,要做到明哲保身,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。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要协“明哲保身,进退始终,不失其道,自非贤达,孰能兼之?”(《杜佑致仕制》)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:“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!”(《跋范文正公书》)
明哲保身,方能进退自如,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。
这当然与那种“事不关己,高高桂起”的“自由主义表现”是风马牛不相及的,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。
5. 语文文言文,选自《礼记 学记》原文 善学者,师逸而功倍(2),又从而庸之(3)。
不善学者,师勤而功半,又从而怨之。善问者如攻坚木(4),先其易者,后其节目(5),及其久也,相说以解(6)。
不善问者反此。善待问者如撞钟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,待其从容,然后尽其声(7)。
不善答问者反此。此皆进学之道也。
注释(1)本节选自《学记》。(2)逸:安闲,这里指费力小。
功:效果。(3)庸:功劳。
(4)攻:治,指加工处理木材。(5)节:树的枝于交接处。
目:纹理不顺处。(6)说:同“悦”。
(7)从容:同“舂容”,即撞钟。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,老师费力小,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,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。
不善于学习的人,老师费力大,而自己的获却很小,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。善于提问的人,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,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,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,时间长了,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。
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。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,就像撞钟一样,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,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,等钟声响起之后,让它的声音响完。
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。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。
6. 谁能我帮我翻译一下这段古文,选自《礼记·大学》原文 大学之道(1),在明明德(2),在亲民(3),在止于至善。
知止(4)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静;静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虑;虑而后能得(5)。 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
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(6); 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(7)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 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(8);致知在格物(9)。
物格而后知至;知至而后意诚;意诚而后心正;心正而后身 修;身修而后家齐;家齐而后国治;国治而后天下平。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(10)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(11)。
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(12)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(13),未之有也(14)! 注释 (1)大学之道:大学的宗旨。
“大学”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:一是“博 学”的意思;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“大人之学”。古人八岁人小学,学习 “洒扫应对进退、礼乐射御书数”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;十五岁人大学,学 习、政治、哲学等“穷理正心,修己治人”的学问。
所以,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,同样有“博学”的意思。”道“的本义是 道路,引申为规律、原则等,在中国古代哲学、政治学里,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、个体,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,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。
(2)明明德:前一个“明”作动词,有使动的意味,即“使彰明”, 也就是发扬、弘扬的意思。后一个“明”作形容词,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。
(3)亲民:根据后面的“传”文,“亲”应为“新”,即革新、弃旧 图新。亲民,也就是新民,使人弃旧图新、去恶从善。
(4)知止:知道目标所在。 (5)得:收获。
(6)齐其家: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,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,蒸蒸日上,兴旺发达。 (7)修其身:修养自身的品性。
(8)致其知:使自己获得知识。 (9) 格物:认识、研究万事万物。
。(10)庶人:指平民百姓。
(11)壹是:都是。本:根本。
(12)末:相对于本 而言,指枝末、枝节。 (13)厚者薄:该重视的不重视。
薄者厚: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。 (14)未之有也:即未有之也。
没有这样的道理(事情、做 法等)。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,在于使人弃旧图新,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;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;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;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;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。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,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。
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,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。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,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;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;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,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;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,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;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,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;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,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;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、研究万事万物。
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、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;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;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;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;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;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。 上自国家元首,下至平民百姓,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。
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,家庭、家族、国家、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。不分轻重缓急,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,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!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,在于使人弃旧图新,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;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;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;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;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。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,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。
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,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。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,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;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;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,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;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,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;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,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;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,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;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、研究万事万物。
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、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;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;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;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;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;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。 上自国家元首,下至平民百姓,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。
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,家庭、家族、国家、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。不分轻重缓急,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,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! 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,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。
7. 请翻译文言文 寝门之内辑之 出自《戴圣没有具体的上下文,很难判断,我这样翻译,你看行不:
首先这句话前面应该省略了介词“于”,应该是“于寝门之内辑之”。
“寝”:1、宗庙中藏祖先衣冠的后殿。
2、帝王陵墓的正殿,使祭祀的场所。
“门”:大门。
“之”:在这里是:结构助词“的”。
“内”:里边。
“辑”:应该从这几个里边选:1、敛,收起来
2、聚集,使……聚集
3、收集编纂。
“之”:在这里应该是个代词“它,或者他们(代的具体是什么得看原文上下文)”
这样,根据我的提示,你去对应上下文,很容易翻译出来。
大概是:在帝王陵墓的正殿大门里边,收起来“之”。
8. 求翻译,出自礼记,乐记人生来沉静,这是人的先天禀性。而由外界事物的影响而生出不同的感受,这也是天性的一种本能(也就是说人的先天禀性在定中,不过能够本能的感知外物,这里是说人先天便有一静一动,静是天性,动也是天性)。 然后由于能够感于物之动而后渐渐的能够分辨各种不同的感受(由外物的不同而不同),就形成了不同的喜好与厌恶。但是内在的好恶是不能够有效节制的(此乃天性),外物的诱惑也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(处处皆外物,无法避免),如果自己再不能够时刻反省自己,那么人的天性就会逐渐丧失。
外物给人的感受是无穷的,人的好恶无法完全节制,那么这样一来,不停的累加,最终会被无穷的外界物欲所淹没,以致于人的天性完全丧失,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,和毫无感情的死物没什么区别了。人到了这种跟死物一样的境况,是先天禀性逐渐丧失而后天欲望越来越盛而形成的。
于是就会生出狂悖、逆乱、欺诈、作的念头,会做出荒*、佚乐、犯上作乱的事,由此而形成强大者压迫弱小者,人多的欺负人少的,狡猾的欺骗老实的,悍勇的折磨懦弱的,生病的人得不到供养,老人,小孩,孤儿,寡妇得不到应有的照顾,这些都是社会大乱的根源。
其实这种文章翻译成白话文,完全不能很好的表达其意思,还是古文更有味道一些,一句话,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感受,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,这是古文比白话文好的优势。
通篇都在阐述“好恶无节,则天理灭而人化物。”这种思想,就是要我们时常反省自己的外在行为,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,不能一边物欲无穷,另一边不修内心,而是要达到一定的平衡。
《礼记学记》原文
发虑善,求善良,足以謏文,不足以动众。就贤体远,足以动众,未足以化民。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。
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“兑命”曰:“念终始典于学”,其此之谓乎!
《礼记学记》翻译
深谋远虑,物色好人,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,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。如果礼贤下士,亲近与己疏远的人,就可以鼓动民众,但还不能够感化、教化民众。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,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,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。
玉质虽美,不经雕琢,不能成精美玉器;人有天赋但不学习,就不能明白至道。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,统治人民,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。《尚书》“兑命篇”说:“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”,就是这个意思!
《礼记学记》简介
《学记》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,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《礼记》(《小戴礼记》)中的一篇,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。
《学记》文字言简意赅,比喻生动,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,教育和教学的制度、原则和方法,教师的地位和作用,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。
《学记》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,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,既要扩大知识领域,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