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什么意思?
2.诗词赏析: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什么
3.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是什么意思
4.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什么意思
这两句话的原文为:
尊前拟把归期说,未语春容先惨咽。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。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。
读完这首诗,心里慢慢就散开了一种淡淡的愁绪,像是和亲密之人的离别前夕,依依不舍,但是别离已是定局。强行安慰彼此,既然无力改变已定之事,那为何不趁着仅剩的共度时光,再携手共看美景春色。
人生自是有情痴。离愁别恨向来是人固有的情感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合称人间七苦,可见人活在世,有无数忧愁烦恼接踵而至,并不会因为你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就放过你,也不会体恤你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乞丐就怜悯你。人世间苦痛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,所以实在没必要为此觉得纷扰不堪,与其逃避,不如坦荡面对。
此恨不关风与月。人的情感都是自己带来的,和那吹过的清风、天空中皎洁的明月,并没有丝毫关系。实在不必临风而叹,对月伤怀。因为伤情的人无论是对着明月还是对着空谷,都会觉得伤怀正如我的愁绪,不是因为看到落花和残叶才产生,只是那残花遍地,枯叶焦黄更让我的愁绪愈发满怀。
千百年前,欧阳修怀着一腔化解不开的悲慨,面对着繁花似锦和清风明月,将离别的哀伤和春逝的惋惜,化为自己对人生的彻悟天地之广阔,自己这点愁思实在无须长久介怀。趁着尚未别离、春色还在,正视自己的感情,在这薄情的世界里,深情地活着。
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什么意思?
欧阳修玉楼春
樽前拟把归期说,未语春容先惨咽。
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
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。
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。
赏析(一)
整首词写朋友离别,一个依依不舍,一个殷殷相留。我最喜欢这句“人生自是有情痴”,一个“自”写出无怨无悔。林妹妹是喜散不喜聚的,认为总是要别离,别离就有痛苦,何必相聚。然而更高的境界却是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”,为了这样的相逢,什么都是值得的。
虽然是柔肠寸结,还是免不了离别,那么就等到看尽洛城春色再走吧,仿佛是挥了挥手,勉力振作了精神。人间词话评“于豪放之中有沈郁之致,所以尤高”,我倒觉得应是于沉郁中又豪放之致。
赏析(二)
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?”这首词也没有跳出黯然销魂的圈子。所谓豪放,亦不过早别晚别之差……
别诗别词之中,我个人以为的最豪放的莫过岑参的诗了,也许是他远在边塞之故,又每以国事当前,心胸很开阔。《送封大夫西征》一改以往之手笔,极力铺张自然的险恶和“汉家大将”行军时不畏自然的勇武,气势很大。《送武判官归京》是大家熟知的一首诗,大笔锋渲染塞外的美丽风光,将离别的不舍与塞外的景致有机结合,虽然离别,却有“莫愁前路无知已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的气势,方为壮别。《崔侍御回京》同上首手法大致相同,但更多了份依依不舍,我比较喜欢“送君一醉天山郭,正见夕阳海边落”,虽是离别,但不谈“共沾巾”之场面,看看夕阳从热海边落下,伤感之意不言则喻。
呵呵,也许是我为西域人之故,我更喜欢这样雄壮的离别之作,寡闻陋见,全在抛砖引玉。诚使大家一笑。
赏析(三)
“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”话虽如此,其实又怎一个情字了得!元遗山的“问世间,情为何物?直教生死相许。”可透露此中消息。又令我想到况周颐的一首《浣溪纱》中的一句:“他生莫做有情痴。”此生已矣,为情所痴,为情所困,只求他生,莫作情痴。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。”还有什么别更令人伤心,还有什么场面比离别更加凄婉动人!
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,美则美矣,可是每当想到牵手之后必然要分手,相逢之后注定又分离,每又令我不敢作相逢的遐思,可谓凄凉之至。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!”能做到这一点的,问举世能有几人呢?更不必说这种真实的充满童真的爱情早在中世纪业已作古。
所以“金风玉露”式相逢的爱情,只能存在于文艺作品中,又岂是我们所能妄想的?
诗词赏析: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什么
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
出自北宋欧阳修的《玉楼春》
尊前拟把归期说,欲语春容先惨咽。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
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。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。
赏析
作者清醒地认识到,离情别恨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,与风花雪月无关。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,因为一曲已经令人柔肠寸断。到此词人却宕开一笔:“直须看尽洛阳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”。他和同伴相约,一定要在赏尽洛阳名花之后,才与春风一道毫无遗憾地离去。二句想象奇特,豪情纵横,寄寓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悲慨。此词引入对人世大背景理性的思索,感情深挚,不同凡响。于豪放中有沉著之致。深得后人激赏。为后来的豪放派词开了先河
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是什么意思
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《玉楼春》
尊前拟把归期说,欲语春容先惨咽。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
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。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。
赏析
作者清醒地认识到,离情别恨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,与风花雪月无关。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,因为一曲已经令人柔肠寸断。到此词人却宕开一笔:“直须看尽洛阳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”。他和同伴相约,一定要在赏尽洛阳名花之后,才与春风一道毫无遗憾地离去。二句想象奇特,豪情纵横,寄寓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悲慨。此词引入对人世大背景理性的思索,感情深挚,不同凡响。于豪放中有沉著之致。深得后人激赏。为后来的豪放派词开了先河。
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什么意思
玉楼春·尊前拟把归期说
朝代:宋代
作者:欧阳修
原文:
尊前拟把归期说。未语春容先惨咽。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
离歌且莫翻新阕。一曲能教肠寸结。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。
译文:
樽前拟把归期说定,一杯心切情切,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,如春风妩媚的娇容,先自凄哀低咽。啊,人生自是有情,情到深处痴绝,这凄凄别恨不关涉——楼头的清风,中天的明月。
饯别的酒宴前,莫再演唱新的一阕,清歌一曲,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。啊,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,你与我同游相携,这样才会——少些滞重的伤感,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。
释义:人生自是有情,情到深处痴绝,这凄凄别恨不关涉——楼头的清风,中天的明月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玉楼春·尊前拟把归期说》。
原文
尊前拟把归期说,欲语春容先惨咽。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
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。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。
译文
樽前拟把归期说定,一杯心切情切,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,如春风妩媚的娇容,先自凄哀低咽。啊,人生自是有情,情到深处痴绝,这凄凄别恨不关涉——楼头的清风,中天的明月。
饯别的酒宴前,莫再演唱新的一阕,清歌一曲,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。啊,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,你与我同游相携,这样才会——少些滞重的伤感,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。
扩展资料:
整体赏析
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,分别才没有遗憾,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,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,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。当然,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,花毕竟有“尽”,人终是要“别”,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。此词上、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。
这首词上片开端的“尊前拟把归期说,欲语春容先惨咽”两句,表面上看来仅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,但在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,词中无意间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。首先就其所用之语汇而言,第一句的“尊前”,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,第二句的“春容”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,而“尊前”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“归期”,于是“尊前”的欢乐与“春容”的美丽,乃一变而为伤心的“惨咽”了。
至于下面二句“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”,则似乎是由前二句所写的眼前情事,转入了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,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,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。所谓“人生自是有情痴”者,古人有云“太上忘情,其下不及情,情之所钟,正我辈”。
下片开端曰“离歌且莫翻新阕,一曲能教肠寸结”,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。“离歌”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,所谓“翻新阕”者,殆如白居易《杨柳枝》所云“古歌旧曲君休听,听取新翻杨柳枝”,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“请君莫奏前朝曲,听唱新翻杨柳枝”。欧阳修《桑子》组词前之《西湖念语》,亦云“因翻旧阕之词,写以新声之调”。盖如《阳关》旧曲,已不堪听,离歌新阕,亦“一曲能教肠寸结”也。前句“且莫”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,正足以反衬后句“肠寸结”的哀痛伤心。
末二句却突然扬起,写出了“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共春风容易别”的遣玩的豪兴。欧阳修这一首《玉楼春》词,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,然而他却偏偏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。这二句中,他不仅要把“洛城花”完全“看尽”,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,而且他所用的“直须”和“始共”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。
参考资料: